閻學通分析:中國未來四年聚焦經濟復甦 暫不推動統一台灣時間表

閻學通分析:中國未來四年聚焦經濟復甦 暫不推動統一台灣時間表

中國國際關係學者閻學通近日撰文指出,北京在未來四年將把重心放在經濟復甦上,不會為統一台灣設定具體時間表。他同時認為,美國當選總統川普將專注於國內改革與經濟發展,不願冒與中國發生大國戰爭的風險,兩國在台灣問題上爆發衝突的機率不高。

閻學通是北京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名譽院長,他在美國「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期刊上撰文指出,川普即將展開第二任期,並可能任命一些右翼鷹派人士負責外交政策與國家安全,其中許多官員視中國為美國的主要威脅,支持更強硬的政策壓制中國崛起。

文章提到,川普在經濟上可能加強對中國施壓,包括提高關稅、限制美中技術合作,並削減中國產品在美國市場的佔有率。北京預計將採取報復措施,這可能將貿易戰推向新的高峰,甚至引發其他國家效仿,帶來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

此外,閻學通預測川普會增加對中國的軍事壓力,而即將上任的國務卿盧比歐和國防部長赫格塞斯等鷹派官員,可能透過強硬言論挑起危機,重演2022年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時所引發的緊張局勢。然而,閻學通認為美中兩國最終爆發軍事衝突的可能性仍然很低。

他分析指出,川普對意識形態不感興趣,反而會專注於國內改革和經濟發展,減少對全球事務的干涉。他不會過度關注人權問題或強調意識形態輸出,也不願因台灣問題冒險發動戰爭。

閻學通分析:中國未來四年聚焦經濟復甦 暫不推動統一台灣時間表

閻學通進一步指出,北京的短期優先事項將放在穩定國內經濟和推動改革,而非設定統一台灣的具體時間表。川普則期望透過國內經濟改革與產業振興,打造歷史定位,不願捲入可能危及美國經濟與安全的對外軍事衝突。因此,兩國不太可能因台灣議題而進一步對峙升級。

文章還分析了中美競爭的本質,認為兩國的對立主要集中在技術領域,而非意識形態鬥爭。中美將在人工智慧與高科技供應鏈上展開市場競爭,而非試圖改變對方的政治體制或發動代理人戰爭。

閻學通認為,川普對中國的經濟保護主義態度可能會加劇兩國競爭,但中國已經有足夠經驗應對川普的政策壓力,不會因川普再度當選而感到驚慌。他強調,中國的應對策略將集中於內部改革與經濟發展,以縮小與美國的實力差距,並進一步增強自身競爭力。

他最後指出,川普的外交政策孤立主義將減少美國對傳統盟友的保護承諾,這將為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爭取更大影響力提供機會。同時,北京也會利用這段時間集中精力推動內部現代化轉型,以應對來自美國的經濟與技術封鎖挑戰。

這篇文章為中美關係的未來走向提供了分析框架,認為兩國競爭雖將持續,但爆發全面衝突的機會有限。中國短期內的重點將是國內經濟改革,而不是對台灣採取行動,川普則更關注美國經濟振興,雙方在台海局勢上將維持戰略克制,避免升級為大規模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