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拉雅族原住民考古特展」揭幕 重現千年文化與歷史

「西拉雅族原住民考古特展」揭幕 重現千年文化與歷史

台南的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近日舉辦「千年俯瞰400:走向西拉雅族的原住民考古」特展,聚焦於西拉雅族這片土地上千年來的生活與文化軌跡。展覽共設五大主題,包括「走向西拉雅」、「重返蕭壠」、「堆疊千年」、「祖先智慧」及「綿延千年」,呈現從古至今西拉雅族文化的發展,並揭示他們在台灣原住民中的特殊歷史地位。

西拉雅族自古便在台南地區世居,作為平埔族群的一支,分布於新港、蕭壠、目加溜灣及麻豆等聚落。歷經各種政權更迭,西拉雅族的文化在外來影響下逐步演變,然而他們的傳統文化、信仰如阿立祖信仰、夜祭、公廨祀壺等,至今仍保留於族人日常生活中。台南市作為平埔族群復振的先驅地區,不僅在推動正名方面積極努力,更透過教育、文化節、語言復育等多元方式推廣西拉雅文化,使年輕一代能夠認識並傳承這段歷史。

「西拉雅族原住民考古特展」揭幕 重現千年文化與歷史

展覽的一大亮點是「綿延千年」互動區,展示了西拉雅族近年來的正名運動歷程。觀眾可以利用展區的平板電腦寫下自己的觀點與想法,並即時投影至大螢幕,象徵社會與西拉雅族的共同奮鬥。此外,展區還有以西拉雅族視角繪製的古地圖,讓觀眾重新認識荷蘭人來台的歷史,促進人們對台灣多元歷史的理解。

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族群,西拉雅族擁有台灣原住民族中最早的文字「新港文」,曾用於土地契約、借貸文件等紀錄,留下大量珍貴的文獻資料,至今仍是研究台灣早期社會的重要參考。此外,隨著原住民文化意識的復興,西拉雅族的傳統祭儀和語言復育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視。如今,台南市有50多處大小不一的西拉雅族聚落,並在12個行政區廣泛分布,展現族人對文化認同的強烈意識。

本次展覽將持續至114年3月2日,透過展品與互動設施,帶領觀眾深入探索西拉雅族在台灣歷史文化中的獨特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