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地旅遊:脆弱生態與綠色消費

極地旅遊:脆弱生態與綠色消費

南極游美景

近日,中華環保聯合會顧問、原副秘書長馮曉星接受《中國旅遊報》採訪,他圍繞極地旅遊的價值、面臨的環境挑戰、行業標準以及綠色消費從國際、國內旅遊的大局談了自己的觀點。以下為全文:

隨著國內消費升級和文旅產業加速融合,旅遊細分市場逐漸成熟。主題旅遊、高端定製旅遊、探險旅遊等層出不窮,這其中,極地旅遊以無可替代的吸引力,越來越受到國內市場的關注和歡迎。

目前,南北極旅遊業的發展,不可避免地給環境帶來影響。極地生態脆弱、產業整合滯後等因素成為需要面對的問題。如何保護和合理利用南北極這片淨土,如何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是擺在國際社會面前的一道難題。極地的旅遊價值

去年冬天,我去了一趟南極。當我在微信朋友圈裡「直播」南極之旅時,許多朋友驚訝地詢問:這個地方是可以去的嗎?會不會被凍死?是不是特別冷?旅行費用是不是特別高?

由於對南極缺少了解,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南極是探險家的樂園,普通人與南極無緣。與其他看風景的旅遊項目迥然不同,南極旅遊是一種特殊的經歷。


去南極的旅行方式有郵輪、空海聯行以及飛機三類。其中絕大多數人選擇從南美洲的阿根廷過境。阿根廷與中國相距甚遠,乘飛機加上轉機時間至少得30個小時,從阿根廷最南端的城市烏斯懷亞搭乘郵輪到達南極。

踏上南極陸地的瞬間,我的感覺是震撼。到南極旅遊,第一眼看到的是氣勢磅礴、蒼茫無邊的冰雪。雪山、冰川和企鵝、海豹、虎鯨、賊鷗、信天翁等,都讓人興奮不已。

到了南極,自然要和這裡的永久居民——企鵝打個照面。它們風度翩翩、舉止優雅,看到人會主動跑過來點頭哈腰、憨態可掬。在南極還能觀賞到海豹、信天翁等野生動物,運氣好的話甚至能碰上馴鹿。在南極,就連仰臥咆哮的海豹也不主動攻擊5米之外的遊客,這種人與動物的和諧景象,在地球的其他角落是看不到的。

近年來,南極旅遊越來越受到遊客追捧,每年赴極地旅遊的旅行者日漸增多。2016到2017旅行季,中國遊客登陸南極大陸的人數從上一個旅遊季的3944人增加到超過5000人,同比增長30.5%。與10年前相比,這一數字更是翻了近40倍。中國已經超過澳大利亞,成為南極游的第二大客源國。

據我了解,在北極地區亞洲遊客也越來越多,其增長速度超過了其他地區。前往北極的中國遊客數量也日益增長,每年到達北極點的郵輪上,預計有一半左右的客人來自中國。

南北極都是很多獨特野生動物的家園。南極和北極都是科研的天然實驗室,非常適合做研究,比如南極至少有兩座還會噴發的活火山,南極和北極在冬天都有極夜現象,非常適合天文觀測和極光研究。


實際上,南北極資源豐富,具有獨特的極地自然景觀,吸引著各國的旅行愛好者,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的探險獵奇心理,因而極地旅遊業具有很高的商業價值。極地旅遊作為方興未艾的新型旅遊經濟増長點,其帶來的收益十分可觀,可帶動郵輪、航空、餐飲等的發展。極地旅行過程對設備設施的高要求、高標準,也會進一步促進產業技術的更新換代。發展極地旅遊產業,形成規模效益,能夠有效促進我國旅遊經濟的增長。

就我的理解,極地旅遊並不僅僅指南北兩極,它的含義很廣。狹義上講,極地旅遊指的是南北極旅遊,但從本質上來講,極地旅遊有著更為豐富的內涵和外延,包括冰山、高原、荒漠等,在極高、極遠、極深、極寒的所有極地進行探索和輕度冒險,進而充分體驗自我實現的價值。極端自然環境孕育了獨一無二的風光與人文民俗,這種人類共同的財富,波瀾壯闊引人入勝,但同時也更加脆弱和值得珍惜。

之所以這些極致的目的地非常吸引人,就是因為它人跡罕至、荒野特徵非常明顯,讓我們看到了地球本來的模樣。

極地旅行最重要的價值就是教給我們,不僅要在極地勇於探索、追先爭優、實現自我,更要心存敬畏、傳承文化,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處。

面臨的環境挑戰

前段時間,「北極圈驚現極端高溫」的新聞刷遍了朋友圈。人們一直在討論冰山融化和全球變暖,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如果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南北極冰山其實是地球表面兩大空調。如果我們的空調調節溫度能力變弱,整個地球都會受到影響;如果南北極冰山這兩座最大的空調不復存在,地球大氣層就會逐漸變成蒸籠。

氣候變化是整個人類面臨的問題。英國南極調查署發布的報告顯示,大部分去過南極的人都在南極半島附近登陸,南極半島其實是整個南極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方,而且是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大的地方,也是冰蓋融化最顯著的地方。冰蓋是幾千萬年前的融雪形成的,一旦損失無法逆轉,一年內可能會融化幾萬年積累下來的積雪。

那麼海冰和冰蓋的變化會帶來哪些影響呢?以北極為例,我想大家腦海中都有北極熊站在海冰上的畫面,但日漸融化的冰蓋已經影響到北極熊的生活。有研究認為,北極冰蓋的融化會阻礙北極熊捕獲食物。隨著冰川消融,海冰變薄,風和洋流會使得海冰在海平面上漂移得更快。北極熊必須走得更快或者更久才能保持在相同的位置以捕捉並食用獵物,而這會消耗比捕捉食物更多的能量。

北極不僅只有北極熊這一種動物,還有北極狐和海象等,它們都要在冰雪環境中生存,一旦冰雪融化,它們將沒有棲息地。南極更是如此,帝企鵝完全依賴海冰生存,海冰數量的減少直接影響到帝企鵝的生存。有專家預測,2℃的升溫可能會造成帝企鵝數量下降或減少40%。曾經有新聞報導了在阿拉斯加海岸,由於浮冰減少,4.5萬頭海象聚集的場景。


可愛的北極熊

從環境保護層面看,人類活動的增加,會對極地產生一些負面影響。比如科考站的建立、基礎設施建設、公路橋樑建設等,這些是造成土地鬆動的主要因素。同時,對淺表地層土壤物理結構和化學成分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如科考站的遺留物、廢電池、廢金屬及建築垃圾等。頻繁的車械、船舶和航空器的活動,不僅會提高燃油泄漏的概率,同時擾動了野生動物的棲息地,甚至引發野生動物生理功能的改變。

問題比較大的還有海洋酸化、有害物的污染。北極有原油泄漏和重金屬污染,還有塑料垃圾的海洋污染,南極也有類似的問題,只不過沒有北極那樣嚴重。

不斷增長的遊客數量也給南北極環境帶來一定壓力,包括遊客增長而當地軟硬體配套不足,脆弱植被被侵擾,帶來入侵性物種和細菌,對野生動物生活干擾,郵輪給地區海洋帶來垃圾負擔等。很多郵輪抵達特別小的城市後,卸載垃圾會給當地帶來不必要的負擔,因為當地人本身不會產生那麼多垃圾。我認為,旅遊活動對極地的影響是比較直接的,旅行者產生的廢棄物和人類自由進出鳥類棲息地,會導致保護區棲息地的縮小和種群數量的下降。

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還有很多一致的地方,比如脆弱的植被可能要花幾十年甚至幾百年才能生長,比如苔蘚被人一腳踩掉,可能要花200年的時間恢復,如果被100個人踩過可能就永遠恢復不了了,也會對野生動物的生活產生干擾。

嚴格的行業標準

為減少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此前國際上已制定了一些預防和控制舉措。


悠閒散步的一家

自1991年國際南極旅遊組織協會(IAATO)成立以來,逐步形成《南極旅遊從業者活動指南》《南極遊客活動指南》等行業標準,為遊客及旅遊經營者提供環保、安全的南極旅遊活動標準,獲得國際社會的認可。該協會每年向《南極條約》協商國會議提交年度報告和旅遊活動概覽,包括控制和規範遊客在南極的登陸和觀光活動、關注船員和工作人員情況、制訂突發事件處置和緊急撤離計劃等。協會還推出「南極探訪須知」,要求每個在南極地區活動的團體和個人必須保持好南極的原始風貌,儘量減少人類的干擾。目前,IAATO擁有100多家獲得南極旅遊經營資格的會員機構。

從來沒有一個區域的旅遊像南極旅遊那樣成為國際社會矚目的焦點,那麼具有嚴格的環保要求,可以說,南極旅遊的國際法規制問題多年來一直是《南極條約》體系中聚焦最多的議題之一,而聚焦的出發點則是環境保護。

2009年,28個《南極條約》協商國一致同意,對前往南極的郵輪大小以及遊客數量進行強制性限制,以減少人類活動對南極環境的影響。這些限制規定包括禁止載有500名以上遊客的郵輪在南極靠岸、南極每個地點每次只能有一艘郵輪靠岸且每次上岸的遊客不能超過100人等。

2017年1月1日,聯合國國際海事組織(IMO)制定的《國際極地水域船舶航行安全規則》正式生效實施。該規則涵蓋了極地區域船舶航行的方方面面,包括船舶的設計、建造和設備要求,船員的資格和培訓,營運中的通信和航海安全,消防、救生設施和搜救能力,船舶污水、生活垃圾和有害有毒物質的處理等,對極地水域航行安全和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南極治理模式雖然獲得一些認可,但遊客的不斷增加已是不可逆的事實,導致極地面臨新的考驗。隨著世界各國在極地活動的日趨多樣化,極地保護與利用的深層矛盾進一步突顯;同時,對旅遊資源的競爭也成為各國提升極地事務影響力的因素。


遇到脆弱生態的時候,我們必須要強化教育和採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值得一提的是,南極導遊是世界上規格最高的導遊,他們大多都是南極研究者出身,是教授型導遊。行程中他們負責向遊客講解南極的地理、生物和歷史知識,因此南極游又是一次極好的環保知識學習。導遊們在岸上對遊客實行「保姆式」的帶領,每個導遊帶領幾個遊客,分組在規定地點活動,在講解的同時提醒遊客注意事項。

概括起來,不論是IAATO還是各國的南極法規,抑或是《南極條約》協商會議通過的「官方文件」,都認同旅遊應實現:第一,保護南極環境獨一無二的荒原價值及與此密切關聯的生態系統;第二,維護南極作為人類共同遺產地的價值(雖然至今為止國際法沒有明確規定南極洲為「人類共同財產」);第三,有利於推動人類對這塊神奇大陸價值及重要性的教育功能的實現,使其不僅僅停留在對人類「有用」的認識上。鑑於此,在環保要求、安全條件滿足的前提下,適度開展南極旅遊,發揮南極的美學價值和環保價值,無論對於人類社會還是南極大陸都有重要意義。在生態旅遊日益興旺、關心環境的「綠色消費者」越來越多的今天,神奇的南極不可能永遠遠離人類的旅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