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綠色轉型發展

科技與綠色轉型發展

綠色轉型發展,必須依靠堅實的綠色科技支撐。所謂綠色科技,是用以支撐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和生態保育的科技,是實現資源可持續利用、環境保護改良、生態修復改良的科技,包括綠色能源科技、綠色交通科技、綠色建築科技、綠色製造科技、綠色農業科技、綠色服務科技等。

現今高度重視並大力投資於綠色科技的研發和推廣,然而與全面、深度推進綠色轉型發展對科技的需求相比,綠色科技發展還存在諸多不適應的地方。為此,應從以下方面推進綠色科技發展:建立健全綠色標準和標識制度、綠色技術驗證制度、綠色科技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度、綠色科技稅收優惠政策、綠色技術創新投融資機制、綠色科技成果採購制度、設立綠色技術創新投資基金。

綠色科技概覽

綠色科技是一種能夠促進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生產體系和生活方式以及相應的科學技術,實質上應當是一種可保持人類社會持續發展的科學技術體系,強調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綜合利用和保護增殖,強調發展清潔生產技術和無污染的綠色產品,提倡文明的、適度的消費和生活方式。綠色科技是未來科技為社會服務的基本方向,也是人類走向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選擇。

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和環境危機的出現,綠色潮流的興起,人們的環境覺悟提高,科學技術在環境治理中的應用,推動了環境技術的創新和發展。

在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節能減排、生態文明建設等戰略的支撐下,非常重視綠色科技的發展。「十二五」規劃中,主要關注的領域包括非化石能源的發展、技術創新、發展循環經濟、管理日益枯竭的自然資源。

但中國綠色科技總體發展水平與國際發展還有一定的距離。綠色發展的關鍵技術和集成性技術仍以引進為主,技術競爭能力薄弱。同時,綠色科技投入相對不足。此外,還缺乏有效的綠色科技創新機制。

綠色科技發展方向

中國經歷了近30年的快速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經濟成就和前所未有的繁榮水平,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然而這一切卻是以極大地犧牲環境為代價。對煤炭過度依賴,日益富裕的人們正在消耗更多的能源;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問題日益嚴峻,資源日益枯竭等。基於環境污染、資源緊缺和生態退化三重危機而對傳統文明尤其是工業文明進行反思、揚棄、調整和修正而形成的生態文明,其核心是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和生態保育。

綠色科技重點領域

綠色能源。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占66.0%,天然氣占5.8%,水電、核電和風電等能源僅占9.8%。石油對外依存度為58.98%,天然氣對外依存度為27.53%,能源安全嚴峻。《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中指出,2020年中國能源自給能力保持在85%左右,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天然氣比重達到10%以上,煤炭消費比重控制在62%以內。因此能源科技技術主要包括清潔能源的技術開發和煤炭清潔利用技術。

綠色交通。交通是節能減排的重點領域,到2015年公共服務車輛、鐵路和民航都必須降低每公裡能耗5%,船舶為10%。交通綠色科技主要是提高燃油汽車效率、發展非化石燃料地面交通技術和航空技術。

綠色建築。在建築占能源消費總量的30%以上,保溫效果差,建築材料質量差以及高能耗的供熱和空調系統是導致能源效率低下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建築領域重點推進集中供熱、管網熱量輸送、綠色建築等技術研發。

綠色製造業。傳統行業重點推動鋼鐵、有色、水泥化學工業等行業節能減排、清潔生產、固廢綜合利用等技術研發、推廣和應用。

綠色科技刺激政策

當今世界各國都紛紛將綠色科技作為科技發展的重點,尤其是歐盟、美國、日本、英國等發達國家制定了完備的綠色科技制度和政策,促進綠色科技發展。

歐盟成員國從研發到市場、改善市場環境、全球行動、面向未來四個方面採取措施、建章立制促進綠色科技發展,並將政策分為命令/控制型、信息型、市場型、混合型四類,加強環境技術的研發、示範和推廣。美國已經建立了完備的促進綠色科技發展的制度和政策體系,包括研發、技術驗證、環境績效標準與立法、融資、市場工具、採購、環境意識與培訓、全球行動等。

建立健全綠色科技的研發、推廣、應用激勵機制

建立健全綠色標準和標識制度。為引導產學研各方面共同推進國家重要綠色技術標準研究、制定或更新。通過制定國際領先或國內領先水平的標準,推動中國綠色技術標準的國際化,搶占國際綠色技術話語權。推動綠色標誌和能效標準程式法律化,改進綠色標誌認證程式,切實體現獲得綠色標誌產品和能效標識產品在全生命周期各個階段環境性能的優越性。對獲得綠色標誌的企業在財政、金融、稅務等方面給予相應的傾斜政策,支持綠色標誌制度的推行。

建立綠色技術驗證制度。綠色技術驗證應由包括驗證評估機構、專家小組、技術持有方等共同參與進行,各方分工合作。同時,應根據綠色技術的分類特徵,建立分類型的驗證機構,包括環境保護技術驗證中心、節能減排技術驗證中心、生態保育技術驗證中心等。此外,為了保證驗證制度的科學化和規範化,需要制定支撐綠色技術的驗證規程。

建立綠色科技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度。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是促進我國綠色技術自主創新及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提升中國綠色產業未來競爭力和發展權益的基本制度保障。應建立綠色技術專利分類號;將「綠色性」作為專利授權的條件之一;構建綠色智慧財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和綠色技術專利資料庫;引導市場主體強化專利信息利用,促進專利的轉化應用。

綠色科技稅收優惠政策。加強對稅前扣除、稅收抵免等科研稅收激勵和管理機制的探索、完善和推廣、落實,使研發稅收優惠成為對企業創新的、有效的、普適性的激勵政策。應適時調整稅收優惠政策的激勵重點;減免從事綠色科技創新研究、推廣和應用的企業各項稅;加速綠色科技研發的機械設備折舊;綠色技術創新準備金免徵所得稅;推行綠色科技人才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

建立綠色技術創新投融資機制。政府通過財政預算撥款方式,對符合政策綠色科技研究、推廣和應用項目提供資金支持;政策性金融機構設立綠色科技貸款,對從事綠色科技研究、推廣和應用的各個環節提供低息、無息的優惠貸款;將社會大量的分散資金聚集起來實現資本化;對適用於公共部門的綠色技術、綠色產品,政府採取直接購買的方式。

建立綠色科技成果採購制度。實行促進綠色科技自主創新的政府採購制度,將節能減排產品、低碳產品等綠色科技產品納入到《政府採購法》中入政府強制採購產品中,明確政府採購優先購買國內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新技術裝備和產品。

設立綠色技術創新投資基金。在政府進行補貼、加大投入的同時,聚集社會資金參與綠色技術創新活動,降低研發企業風險、提高資金配置效率、加速成果轉化進程、提高產業化。